河南周口官员带铲车平坟 曾有村民被墓碑砸死

2013年02月25日11:21  北京青年报
大刘村新建的公墓正在进行装修,比起邻村简陋的公墓显得正式且严肃(1 /3张) 大刘村新建的公墓正在进行装修,比起邻村简陋的公墓显得正式且严肃(1 /3张)
刘兵去年亲手平掉了太爷爷、太奶奶的坟,心里一直很难受(2 /3张) 刘兵去年亲手平掉了太爷爷、太奶奶的坟,心里一直很难受(2 /3张)
大刘村的田里,平过的坟历历在目,圆圆的一片黄土,略高出地面,成为(3 /3张) 大刘村的田里,平过的坟历历在目,圆圆的一片黄土,略高出地面,成为(3 /3张)

  从河南周口市区出发,沿迎宾大道向南,仅10公里便是商水县。

  2012年3月,周口市发布该年“1号文件”《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》,要求用三年时间完成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;火化率100%;不再出现新坟头,逐步取消旧坟头。

  平坟复耕的开展进度远超计划,据新华社报道,半年时间里,周口已有200多万个坟头被平迁,复种耕地近3万亩。

  在轰轰烈烈的平坟复耕运动中,有句话家喻户晓——周口平坟看商水。

  作为试点,平坟先在商水展开,在一个月内,该县28个试点行政村共平(迁)坟头20035座,实现了试点区域内20.5公里主干道沿线6万亩农田内无坟头。

  6月25日,周口市在商水召开殡葬改革现场会,总结平坟复耕实施经验。商水县将试点成果总结为,“撕开了口子、做出了样子、走出了路子”。

  城关乡大刘村距离商水县城只有4公里,走繁忙的217号省道,向西不久便到。全村紧挨省道两侧分布,位置明显,从省道经过,农田接壤,一览无余。

  这里是最早展开平坟的行政村之一,村支书郭岿带头平掉自家三代11座坟头,随后工作快速推进。从现实表现出的效果来看,大刘村堪称平坟样板村,即使在春节期间不少村庄出现村民自发圆坟的情况下,大刘村也基本没有圆坟的情况出现。而且,与平坟复耕同时进行的公墓建设也基本完工。

  不过,样板村的坟头虽然平了,但在村民的心里,却隆起了心结,而平复这个结,却是铁锹或铲车无法完成的任务。

  礼数

  前几天,检查的人还把人家堆的肥看成坟头了,远远地赶过去要平,一看不是

  正月十五还没过,大刘村一些勤劳的村民就已经开始下田,翻地,堆肥,再过十几天,就是本地甘蔗种植的时候。甘蔗是这里的重要经济作物,种一亩甘蔗,收入抵得上五亩小麦。

  从远处看,刚翻好的地黑黝黝的,农家肥就堆在旁边,垒成一两个冒尖的小堆。等到地翻好了,把肥打碎,均匀地撒进去,土地有了养分才好播种。

  65岁的村民刘立军(化名)坐在村口晒太阳,隔一条沟,外面就是省道,运送沙土的卡车和长途大客车不时地扬起灰尘。去年平坟的那阵子,路上多了宣传车和派去平坟的铲车。

  “前两天,又看到了宣传车经过,听说不少村的坟又拢起来了,还要再平了。”刘大爷想起了什么,笑了,“前几天,检查的人还把人家堆的肥看成坟头了,远远地赶过去要平,一看不是。”

  “农村说道多,这么多年传下来的,都这么过,现在礼数上没以前那么严了,但有些成了习惯。好比说地里的坟,一代一代地埋在那,春节家里人要聚在一起,磕头烧纸。尤其是现在,年轻的常年都在外面,每年回来祭祖也是一个团聚的机会,要不然,家不就散了。”坟平了,叫刘大爷心里别扭,“坟头平了,就剩下一小片黄土,只能在边上烧烧纸,那个滋味别提多难受了。”

  听到刘大爷的感叹,一旁的村民也不由自主地摇头:“要说这次平坟,我周围的人,十个十个不愿意。但是没办法,不平不行,村干部带头平了,你能不平?再说,你自己不平,到最后也得让铲车给平了。”

  大刘村没有遇到铲车平坟的情况,村民怀着复杂的心情,自己动手平了坟。刘二昆(化名)是第一批平坟的,他和家里人平了自家的4个坟头,由于平得早,拿到了补贴,一个坟头200元。

  “谁也不是因为200块钱就去平坟,是不平不行。”刘二昆端着一碗饺子,坐在大门口,“书记第一个平的,那天我去看了,能说什么呢,只能回来平自家的坟。”

  并不是所有村子的平坟都如此“顺利”,有媒体报道,平坟开展较晚的太康县便动用了铲车,杨庙乡铁佛寺村的村民回忆,去年11月,20多人和一辆铲车进村,“一个领导从车上跳下来,指哪个坟,钩机就把哪个平掉”。

  去年10月,扶沟县河套村平坟,限期三天,老党员张方的三儿媳和二妹夫在挖墓碑时出现意外,被突然倒下的碑砸中身亡。

  圆坟

  现在还知道在哪烧纸,一种上庄稼,连坟在哪都找不着了,算是咋回事

  在大刘村的田里,平过的坟历历在目,圆圆的一片黄土,略高出地面,成为了坟的新标志。村里人回忆起平坟的过程说,就是把坟头的土铲了,撒到一边,也不能撒得太多,四周还有庄稼。在平坟的时候,村民也不愿意让坟完全平掉,仍留下二三十厘米的高度。有的因为留得太多,验收不达标,又不得不铲去一层。

  有村民提醒:“如果田里是自家的坟,一般都留得高一点。坟要是在别人田里,就平得比较彻底。”

  按照周口市的要求,不但要平坟,还要复耕。但是,从平坟到现在,半年多过去,许多平掉的坟还是一片黄土。

  被问到何时复耕时,刘立军连连摇头:“不能啊,现在还知道在哪烧纸,一种上庄稼,连坟在哪都找不着了,算是咋回事。”

  刘二昆觉得,这样的平坟过于形式:“平坟了吗?坟不都还在那儿呢吗?也就是看着整齐了。”

  然而对于平坟运动来说,坟头消失便是重大成功。2012年8月27日,周口市政府颁布了对商水县政府的嘉奖令,指出商水县作为全市殡葬改革工作试点县,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,把殡葬改革工作摆上重要位置,充分发挥试点先行作用,率先启动,强力推进,狠抓落实,取得了显著成效”。

  该嘉奖令中透露,商水县平坟复耕试点工作平迁坟墓44382座,实现了试点区域基本农田内无坟头;投入资金2326万元,实现殡葬惠民政策全覆盖,为全市殡葬改革工作顺利推进起到了较好的示范、引领和推动作用。

  以商水为起点,平坟复耕推向整个周口。在嘉奖商水的同时,周口市政府要求,各县(市、区)、市直各有关部门要以商水县为榜样,“坚定信心,攻难克坚,奋力追赶”。

  直到2012年11月16日,国务院公布628号令,删除了《殡葬管理条例》中民政部门有权对拒不改正违法土葬、建造坟墓行为强制执行的条款,周口轰轰烈烈的平坟运动声势减弱。

  大刘村的村民也听说了“上面有了不让强行平坟的新政策”,但对村民来说,“上面”太过遥远,他们能做的只有静观事情发展。

  榜样

  我们村没有谁找村干部提意见的,支书家的坟都平了。反对的大概都是那些外面的人,有钱的、有人的

  在大刘村,村支书郭岿带头平坟的故事已成样板,一传再传。

  听说要带头平坟,郭氏兄弟三人就有不同意见。尤其是老三,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哥要带头铲掉父亲的坟。为此三兄弟开了家庭会,达成一致,才把平坟的事告诉72岁的母亲。

  2012年5月24日,大刘村支部书记郭岿带头平坟,人手不够,叫上村主任刘进才帮忙。

  刘进才记得,上午10点不到,大家扛着铁锹走进地里,周围各村的干部都来观摩,本村和外村的村民也来了很多。

  郭岿是当地知名的村干部,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,摆放着他不少的荣誉证明:优秀县人大代表、新农村文化建设先进个人、河南法治建设工作明星人物、优秀村书记。

  “我们村平坟没有强制的,书记带头。”刘进才说,“平坟有好处,往年因为清明祭祖经常闹纠纷,张三家的坟在李四家的地里,你踩了我家的苗,你碰了我家的坟,吵起嘴来。”

  “有的坟已经种上苗了。一些爹娘的坟,村民可能留个记号。”

  对于反对平坟的声音,刘进才说:“我们村没有谁找村干部提意见的,支书家的坟都平了。反对的大概都是那些外面的人,有钱的、有人的。”

  那些在村口就能听到的反对意见,甚至没能正式地传递到村干部一层,支书带头平坟在前,铲车在后,迅速推进了平坟运动,两者一软一硬,阻断了意见表达。

  “支书都平坟了,而且,你自己不平也得被铲车平。”村民于是明白了“说啥也没用”,只能扛起铁锹下田,

  第一批完成平坟的村民得到了补助。

  2012年12月25日,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农业部总经济师、新闻发言人毕美家表示:“河南的平坟问题,我在基层工作过,我想,地方政府出台这项政策,应该说他的愿望是好的,他想着通过平坟能够增加一些良田,尤其是我们中原地带,河南是小麦主产区,生产的小麦在我们国家是排第一位的,但是大量的坟墓在耕地上,也影响耕作。但是问题是,他们在工作过程当中,没有完全尊重农民的意愿,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,这个办法就是欠妥当了。”

  面对“政策”,村民无法也无力拒绝。平坟运动推进速度惊人,预计中的三年计划,在去年11月底便已经基本完成。2012年11月22日,周口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胡朝阳表示,根据各县区报上来的数据,全市的平坟复耕工作已经基本完成,平(迁)坟头共300余万个。

  “周口速度”得到了认可,在河南省深化殡葬改革工作推进会上,周口市因殡葬改革工作成效显著,得到300万元奖金,省内各地被号召向周口学习。

  然而,这种跃进式的快,并不等于好,漂亮的数据没能改变一个事实:坟头没了,但坟还在那里。

  公墓

  “在春节前迁入公墓是免费的,但春节后一个墓需要交3500元左右。”也有人说:“前三个迁进去的免费,但谁去争这个”

  据《南方周末》报道,2011年11月,省领导来商水视察,在村支书座谈会上,领导问大刘村支书郭岿:这些占用耕地、影响大机器耕作的坟头能否平一平?村支书们纷纷发言,多数表示可行。省领导嘱咐,平坟同时要把配套公墓做好。

  村主任刘进才介绍,在平坟开始之前,村里就开始建公墓,现在基本建好,已有十几个坟冢,将来,去世的村里人都要进公墓,不能再占用自家耕地。

  村支书郭岿表示:“公墓全部建成之后很漂亮,迁入免费,公墓建设费用由县里和乡里支持。”

  公墓位于大刘村西北,全名为“城关乡大刘社区思园公墓”,包括一片陵园、两个骨灰堂和一个告别仪式厅。

  两位工人在进行装修工作,告别仪式厅已经粉刷好,比邻的两个骨灰堂正在粉刷,距离启用还需要一段时间。

  陵园被甬道分为东西两部分,粗略统计,已有14个坟墓,陵园东部的坟仍是简单的黄土堆,西部则是半米见方的水泥板铺盖,其中两个坟前立了墓碑。

  相对一些外村临时划出来的公墓,大刘村的公墓正式且严肃。在大刘村东侧,双庙村的公墓便很简陋,四周稀疏地种了一圈一米高的松柏苗,算是公墓围墙。

  大刘村民对村公墓的表述则很不一致,一位村民表示:“在春节前迁入公墓是免费的,但春节后一个墓需要交3500元左右。”也有人说:“前三个迁进去的免费,但谁去争这个。”

  在村民中,信息的缺位现象经常可以遇到,谈起当地的殡葬改革,村民对周口市公布的惠民措施所知有限。按照周口的殡葬惠民政策,遗体接送、火化等基本费用由政府公共财政负担,免费为亡故人员提供骨灰盒、墓位和骨灰存放处,免费看护管理。

  村民大多仅知道火化费用由政府负担,对其他政策并不了解,有人甚至认为,免费提供骨灰盒、墓位完全不可能。

  一些去看过公墓的村民则表示了更具体的担心,比如,“陵园面积不够大,将来村里的坟都迁过去恐怕放不下”,“每个墓地只有那么一小块”……

  新坟

  至于未来家里是不是要迁坟,刘兵还没想过,村里的公墓如果建得好,可以考虑,走一步看一步。迁坟是比平坟更复杂的事,最后还是要长辈们决定

  刘兵(化名)的奶奶春节前刚刚去世,火化后骨灰埋在自家地里,拢了一个矮矮的坟头。

  这是全村最新的坟,也是唯一一个勉强称为坟头的小土堆。

  “我们跟村里说,过了头七就平,后来村里也没来管,就先这样堆着了。”

  刘兵今年32岁,已经在外打工多年,做过卡车司机,除了西藏和黑龙江,全国各地几乎都跑过。今年他打算先在村里做点农业项目,下半年再看情况要不要出去。

  大刘村有700多户,每家的地平均只有一亩上下,虽然可以种些收益高的经济作物,但几乎家家的年轻人都得在外打工,不出去的,也得在本地做点小买卖。因此,春节刚过,村子里就显得空旷,来往的多是老人和小孩。

  “我在网上看到一些平坟的报道。”他说,“怎么说呢,平坟我是支持的,地里的坟的确太多了,对机械化耕种有影响。”

  他指了指面前的一块地:“五个坟把地横着断了,机器到了这里就得绕道。”

  刘兵去年也平了坟,就在紧挨着省道的地方,坟是太爷爷、太奶奶的,不是在耕地上,但挨着公路,很明显,算是重点对象。

  “我亲手平的,心里很难受。”也许过几天,他还要平掉奶奶那个低低的坟头。

  刘兵打算年后和其他村民合作,集体建蔬菜大棚:“好像五家以上联合,国家有补贴,而且化肥、薄膜什么的都有优惠政策。大棚建立来,可以种各种蔬菜,收益会好一点。不过,光靠种地不行,还得出去干。开卡车太累了,希望能找个开小车的活儿。”

  走在村里,刘兵几乎和所有人打招呼:“村里的人相互之间都认识,年龄相仿的大多都是小学同学,大刘中心小学,我儿子明年也要在那儿上学。以前人们走不出村子的时候,生老病死都在这块地方。”刘兵不知道,自己儿子长大了,村子会变成什么样子。

  至于未来家里是不是要迁坟,刘兵还没想过,村里的公墓如果建得好,可以考虑,走一步看一步。迁坟是比平坟更复杂的事,最后还是要长辈们决定。

  观望

  坟平了之后怎么办,清明之前会不会有人把坟拢起来,如果有人拢了坟,自己是拢还是不拢……

  并非所有的村子都像大刘村这么“规矩”,春节期间,周口地区不少村子都出现了重新圆坟的情况。此前有媒体报道,除夕那天的午后,太康县逊母口镇陶母营村王家庄几乎全村出动,仅两个小时就将王家祖坟里的160多座坟墓全部圆了起来。

  据周口市民政局调查统计,春节期间,新拢起的坟头有十多万座,约占2012年秋冬平坟总量的7.7%。这一数字被指缩水,同时传来周口部分地区“二次平坟”的消息,网络上也随即发起了一波“抵制二次平坟”的浪潮。

  2月21日,《河南日报》发表了署名为“本报记者”的文章《认真做好思想工作,持续和谐推进殡葬改革》,这被视为针对拢坟现象的官方回应。文中称:周口市相关负责人认为,殡葬改革是推进社会发展大势所趋。但目前这项改革推进面临几方面困难,亟待有关方面关注和支持。一是传统丧葬习俗较为根深蒂固,还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,也有极个别人利用网络发布不实消息,混淆是非,煽动群众反对殡葬改革,同时,恰逢《殡葬管理条例》修改,部分群众误解为“不允许再平坟”,周口殡葬改革是“地方政府行为”,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做更多的解读,以此给人民群众更多的解疑释惑。二是随着民政部门执法强制手段被取消,新的执法程序和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,使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还未得到完全纠正。

  周口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胡朝阳日前公开回应了“二次平坟”的问题,他表示,政府没有开过专题会议要求将拢起来的坟再平掉,下一步的工作还是准备以宣传为主,“叫群众自觉地接受这个殡葬改革”。

  离开大刘村的时候,老人们还在村口坐着闲聊,猜想“上面”会下来什么新政策,坟平了之后怎么办,清明之前会不会有人把坟拢起来,如果有人拢了坟,自己是拢还是不拢……

  文并摄/本报记者 李然

分享到: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闻中铁隧道逾百名员工打砸抢烧云南村庄
  • 体育欧联-切尔西绝杀惊险晋级 国米总分5-0
  • 娱乐郭晶晶素颜护肚显孕味 霍启刚护航(图)
  • 财经酒鬼酒塑化剂余波未平获省长质量奖遭疑
  • 科技谷歌发布高端触屏笔记本拟与苹果竞争
  • 博客北电艺考明星脸(图) 台湾看病经历(图)
  • 读书揭秘:民国被搅乱的春节吃不上汤圆
  • 教育吐槽90后女生恋爱起步价 你拖后腿了吗?
  • 育儿手掌大早产儿挑战极限已存活11天(图)